大成皮肤网列表
搜索

大成皮肤网 > 问答首页 > 疙瘩

脸起皮了怎么办

会员:dcpfb76417 性别:女 年龄:43 

来自于: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脸起皮了怎么办
希望提供的帮助:
如何处理
提问时间:2017-03-19 05:14:58
最佳答案
 
  
  您好,你这可能是季节性面部皮炎,主要表现为面部反复出现的红斑,丘疹,起皮脱屑,自觉瘙痒.皮肤发干及灼痛感,

  由于经常受媒体上广告宣传的影响,不少女性盲目追求新颖和昂贵的化妆品,而化妆品内含的抗原物质(如香料,防腐剂,色素等)决定了部分使用者难免对其产生过敏反应,而且不易引起注意,常常是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症状.

  面部皮炎的完全恢复需要段时间,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祛除上述诱发因素,治疗期间应坚持用冷水简便洗脸,即将面部沾湿后,用柔软毛巾轻轻 按压吸干即可,切勿反复搓揉.也可以频频做冷湿敷:用冷茶水或自来水将6—8层纱布或毛巾沾湿,以不滴水为度,敷于局部.每次20—30分钟,每日湿敷数 次,以保持皮肤不干燥.如此可以达到收缩血管.缓解炎症.减少水分蒸发,保湿收敛的目的.

  饮食上忌辛辣油炸食品,另外保持好的睡眠很重要.

  


  
2017-04-20 04:47:51
答案不满意,查看更多>>
其他答案
 
 
 
  目前发现的过敏原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所有东西,有的人对异种蛋白很敏感,像鱼虾、贝类、牛羊肉等,稍微沾一点都会在皮肤上出现红点甚至水疱。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像芒果、诺力(NONI)等南方水果会让一些北方人产生不适;包括腰果、开心果、核桃等在内的坚果过敏的人反应很严重,有的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屋里种植的绿色植物、宠物的毛发、皮屑、尘螨、空气中的花粉比如梨花、桃花和草籽、霉菌、真菌等等也都能成为过敏原。 除自然界中的致敏因素外,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化工产品也是过敏人群递增的原因之一。易过敏的人呼吸到挥发性气体后,呼吸道除了血管扩张,出现水肿、水疱,还可能出现打喷嚏、咳嗽、哮喘、流鼻涕等腺体分泌增加的症状。接触性的过敏原则包括了酸、碱、铬盐、镍盐等等化合物。日用品中含芳香化合物的东西比如洗涤剂、化妆品、除臭剂,还有防腐剂、抗生素、红汞、痱子水、跌打损伤膏等等都可能致敏。

  建义口服抗过敏药物冶疗,外用俞敏丨利肤霜冶疗,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避免不良刺激。

  祝你早日康复!

  
2017-04-20 04:27:49
其他答案
 

  如果MM的皮肤已经干到脱皮的话,证明皮肤缺水已经很厉害了,要认真做好保湿工作噢! 首先可以从清洁工作开始,洗脸水用不要用太热的,温水或者冷水都可以。洗面奶最好用含有保湿成分或者不起泡的,忌用碱性太强的肥皂和泡沫型洗面乳。另外,洗脸不要太频繁,一天2次就OK了。 接下来是护肤:洗完脸后最好在1分钟内就拍上化妆水,不要等到脸完全干透,这样反而会使皮肤流失更多的水分。我的的步骤一般是:洗脸-玫瑰花水(加有透明质酸)-化妆水-眼霜-化妆水(在局部干燥处)-保湿乳液/霜-防晒霜(仅在白天用)。步骤虽然看起来很繁琐,可是效果不错,一整天下来都不会有干纹。 关于保湿成分:人的皮肤有天然的保湿系统,即:水——天然保湿因子(NMF)——脂类三种物质。我们现在使用的保湿化妆品是对这一体系的模拟,保湿品的主要成分是水——保湿剂——油脂。常见的保湿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甘油、透明质酸(HA亦称玻尿酸)、天然保湿因子(NMF)、尿素、角鲨烯、胶原蛋白、芦荟、海藻提取物等等。其中甘油、透明质酸有很强的吸水的能力,可以将外界空气中的水分抓到皮肤中以维持其水润度。但是在寒冷干燥的地方,这些成分一定要配合含有油脂类的护肤品一起使用,油脂的作用在与将吸收到的水分封锁在皮肤里以阻止或减慢水分蒸发的速度;如果单独使用的话反而会使皮肤更加缺水,只能适得其反噢! 最后是保湿类产品的推荐,价位从低到高依次是:大宝SOD蜜、旁氏清润保湿露/霜、TheFaceShop浪漫莲花水乳、薇姿保湿霜、兰芝的水库系列。我现在正在用TFS的浪漫莲花水乳,个人感觉性价比还是蛮高的。也有很多MM说兰芝的不错,另外,一些高档品牌如碧欧泉、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均有保湿系列的产品,MM有空可以到专柜试一下。 以上是仅我个人总结的几点经验,给MM做个参考。最后祝MM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做个水嫩嫩的小美女!^-^
2017-04-20 04:15:10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粉刺跟饮食有关,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吃多了都会加重,便秘和熬夜也会加重,所以这些原因要尽量避免。

  指导意见:局部可以外用阿达帕林凝胶,每晚一次涂于患处,疗程三到六个月。注意不要挤压,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017-03-25 10:14:06
皮肤疾病病友群 49人正在热聊,等你加入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