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搜索

大成皮肤网 > 问答首页 > 过敏

过敏去除过敏原恢复

会员:dcpfb78144 性别:女 年龄:16 

来自于: 安徽省芜湖市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过敏去除过敏原恢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这是怎么了?
提问时间:2017-03-23 10:08:13
最佳答案
 

 
  一般是300元左右,不同的地区或医院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不过根据我们皮肤科多年经验,一般的过敏源检查对治疗没有任何帮助;比如说你对某个食物过敏,这个从经验上就可以判断出来,何须检查?如果是对空气中的东西过敏,检查出来又如何?难道你还能不呼吸么?

  

  
2017-04-28 09:27:12
答案不满意,查看更多>>
其他答案
 
   
  
  过敏是一种常见现象,据说我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食物或药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过敏性休克是最致命的。人们看病总喜欢找病因,过敏患者也想查出对哪些物质过敏。导致过敏的物质,医学上叫过敏源。过敏患者做过敏源检测的很多,有人还接二连三地检测。

  检测过敏源的主要方法是点刺试验和抽血检查。点刺试验是将一定浓度的过敏源试剂滴在患者前臂,然后用特殊的点刺针轻刺液体浸润的皮肤,但不能刺出血,使过敏源试剂直接与皮肤内的细胞接触而引发反应,出现风团和红晕即为过敏。抽血检查就是通过抽血查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来寻找过敏源。其道理在于,如果人体对某一种抗原过敏,身体会产生一种仅针对这种物质的抗体,因此最准确。


   
2017-04-28 09:14:54
其他答案
  
   1.你好,由于过敏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预防。而预防的前提就是检测你的过敏源(如:菊科花粉等),知道了过敏源,今后就可以注意远离过敏源,以确保自身安全。

  2.过敏原又称为致敏原或变应原。其中,过敏原为通俗用语,致敏原或变应原为医学术语,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接触过敏原一定时间后,机体致敏。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方可发生过敏反应。所以说,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反复的接触后,可出现过敏性症状。反复接触后,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3.过敏源分类:

  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数以千计,它们存在的空气、食物、饮料、药物、甚至可接触到的日用品中,而这些物质便叫做“过敏原”分为以下几类:

  1、食物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可以是一些普通的食物和饮料,如海产类、果仁类、草莓类、香料、牛奶、啤 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均可能成为引起最常有的皮肤过敏症状------荨麻疹。

  2、接触性过敏原:

  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3、有毒物质过敏:

  接触有毒的常春藤和有毒的橡树及金属(镍)和染料引起。还有一般的日用品如香水、指甲油、化妆品及橡胶。过敏的部位会呈现类似荨麻疹的红疹及瘙痒。

  4、空气过敏原:

  散播于空气的过敏原,因其可以远播而引起的多种过敏症。其中花粉、霉菌和藻类都会引起最常见的一种鼻敏感症----枯草热,枯草热的季节由春天开始直至秋天。其他散播于空气中的过敏原有尘螨、动物皮毛、工业污染废料以及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的霉菌。

  5、注入性过敏原:

  除了某些注射药物外,还包括昆虫叮咬、大黄蜂和蜜蜂等的刺蛰。

  4.常见过敏原: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2017-04-28 08:43:16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如果妈妈本身是过敏体质,宝宝遗传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意见建议:五个月的宝宝能查过敏源的。如果对灰尘过敏就注意家居环境的清洁。宝宝慢慢长大,会好一些的。

补充询问:
2017-03-26 07:54:16
皮肤疾病病友群 49人正在热聊,等你加入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