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搜索

大成皮肤网 > 问答首页 > 疱疹

疱疹病怎么治疗方法

会员:dcpfb79909 性别:女 年龄:43 

来自于: 河北省衡水市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疱疹病怎么治疗方法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该怎么治疗啊,请医生给个方案
提问时间:2017-03-28 11:04:37
最佳答案
  
   根据你的描述应诊断为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疱疹分布多位于一侧,非列成带状,胸,颈及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为好发部位,神经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急性期是由于神经节的炎症反应,晚期神经痛是由于神经节以及感觉神经的炎症后纤维化引起的.老年体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经痛后遗症,有时可持续数月.

  你所感染 疱疹病毒侵犯了三叉神经眼支及面神经和听神经所以出现耳壳及外耳道疱疹,且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

  治疗

  1.全身治疗抗病毒药物有无环鸟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无环鸟苷最为有效,无环鸟苷不易进入正常细胞.因此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少,约等于对病毒抑制作用的1/10~1/30.这说明无环鸟苷治疗疱疹有高效而少副作用的特点,所以是治疗疱疹病的首选药物.静脉点滴剂量为200~250mg,加入100ml补液中1h滴完,每日2~3次,连续3~7天.口服剂量为200mg,每日5次.

  2. 对有神经痛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疼痛严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强的松15~30mg/d;1周后渐减量.强的松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疱疹性神经痛用强的松后可以减轻神经炎后期的纤维化,因而亦可减轻疼痛.此外亦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注射干扰素等.

  3.中医治疗治原则为表热利湿,可内服龙胆泻肝汤.

  4. 局部治疗早期丘疱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后可外用1%龙胆紫液或0.5%新霉素软膏,磷霉素软膏等.眼部疱疹可用无环鸟苷眼药水,或3%无环鸟苷软膏.
  
  
2017-05-04 03:15:50
答案不满意,查看更多>>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上述现象很像是患了带状疱疹的表现。

  指导意见:

  1、建议尽快用冰硼散或者六神丸加少量的水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治疗。

  2、不要把疱疹弄破,否则,疱疹液流到哪里,就有可能传到哪里的。

  3、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祝您早日康复!
 
 
 
  
  
 
 
2017-05-04 10:06:16
其他答案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患此病者,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或痒。轻者可以不痛,但有痒感,或只见红斑而没有明显疱疹;重者疼痛明显,坐卧不安,数日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部分可破溃形成糜烂。老年患者常出现剧烈疼痛,影响睡眠,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进入带状疱疹后遗症期,留下反复的神经疼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恢复后疼痛仍持续,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的疼痛常是以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以及针刺样疼痛,发作时常使患者寝食不安,大多数患者常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 治疗: 建议用邱药堂“带状疱疹及后遗症专用药”治疗,可拔毒化淤,迅速阻截病毒蔓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阻滞的神经畅通,患处膏药外敷将侵蝕神经上的疱疹病毒拔出,内服驱毒败火胶囊帮助体内向外驱毒排毒,内服外贴,里外同治,修复疏通被破坏的神经,逐步减轻解除疼痛,使患者彻底康复,不留后遗症。
 

  
2017-05-04 09:39:38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1、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如B1:100mg、B12:250vg、或B1、甲钴胺250-500vg等。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2、抗病毒:泛昔洛韦片 0.125g;口服,8小时1次;万乃洛韦,300 mg,口服,2次/日;无环鸟苷,200 mg,口服,5次/日;聚肌胞 2 mg,肌注,隔日一次。干扰素,300万U,肌注,1次/日;  

意见建议: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3、止痛:口服去痛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 mg口服2次/日;吗啡控释片,30 mg,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等。   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4. 疱无忧组合,纯中药制剂口服加外用,内外兼治彻底治好带状疱疹。

补充询问:
2017-03-31 04:44:27
皮肤疾病病友群 49人正在热聊,等你加入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