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搜索

大成皮肤网 > 问答首页 > 灰指甲

请问微信上有卖灰指甲药水是真的吗?

会员:小李 性别:男 年龄:30 

来自于: 广东省广州市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已经有3.4年了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我得灰指甲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在一个厂里上班,住的环境比较差,一个宿舍住了五六自己,有个搭档有灰指甲,那时候没怎么注意清洁疑问,咱们之间也常常互穿拖鞋,成果我也得了灰指甲,那时候脚趾甲变得好污浊,没有光泽,发黄变厚,变脆易碎,剪开指甲,里边还空了,小趾的指甲剪到快没了,悲伤啊,十个脚趾甲没一个幸免!在后来跟家里人反映了一下。家里人就帮我四处打听音讯,最终在一个叫美玲的用了苗家中医秘方药水后,才完全帮我根治了灰指甲。在这里期望广阔的朋友们得了灰指甲必定需求祛除。灰指甲是会损害身体健康的。她的V信:(325913815)期望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提问时间:2017-03-31 07:33:24
最佳答案
  
   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很多,灰指甲大部分是由真菌引起的,治疗灰指甲的药物都是能够消灭指甲真菌的,目前所采用的主要药物和方式是手术拔除指甲、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中医治疗灰指甲。

  治疗灰指甲的药物之内服药:

  主要有酮康唑,疗程长,治愈率还可以,治疗灰指甲的口服药以前作为灰指甲的治疗主要手段,不过因为国内国外发生口服治疗灰指甲致患者死亡的案例,现在已经严禁口服这种药物治疗灰指甲;还有灰黄霉素,但是因为疗程长治愈率低,毒副作用大,现在基本停止使用了;这些方法不宜作为灰指甲的常规治疗药物

  治疗灰指甲的药物之外用药:

  治疗灰指甲的外用药物是主要采用浸泡、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将含溶甲膏(软甲膏)溶解或软化病甲的作用,有助于病甲的去除,后期使用后期抗真菌药膏和药水。这种治疗灰指甲的方法疗程长,痛苦大。

  治疗灰指甲的药物之手术拔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由于“治标不治本”,一般不太理想,容易重新感染复发。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治疗灰指甲的药物之中医治疗灰指甲:

  由我院独创的“二联护甲疗法”治疗灰指甲,是一种纯中医治疗灰指甲的方法,该方法用纯中药治疗,能使药物强力渗透至甲板深部及皮肤角质层,彻底杀灭寄生在甲板角质内以及周围皮肤角质层内所有的真菌,使灰指(趾)甲得到整体治疗而根治,杜绝复发的产生。采用中医治疗灰指甲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方法,给无数病人带来的福音。建议你来我院治疗,包你放心、省钱!
 
  
2017-05-12 10:53:49
答案不满意,查看更多>>
其他答案
 
  
  
  灰指甲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般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凹凸不平、空甲、萎缩等症状

  灰指甲的治疗一般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手术拔甲:在局部麻醉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由于治标不治本一般不太理想容易重新感染复发而且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单纯服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有一定疗效且方便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而且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且慢吸收代谢又很快所以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另外口服药均有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故不宜作为灰指甲的常规治疗药物 〃3)外用疗法:一般宜选外用疗法治疗灰指甲根据药剂不同主要有浸泡、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 〃4)渗透软化新疗法:通过高效外用药物用此药物包在有真菌的指甲上使其软化、杀菌隔一天后处理掉软化的部分一般如此反复3-5次即可祛除掉病甲通过高效外用药物离子快速直接渗透病甲根部突破了传统治疗无法穿透甲板深层杀菌的难题彻底杀灭潜藏在甲板深层产修复受损甲床促进新甲再生达到杀菌保养为一体达到治愈目的
  


 
2017-05-12 10:18:20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如果真的传染,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量才可以,如果细菌很少,加上我们本身有抵抗力,可能性很小的;比如这样的洗脚水,稀释很多了,即使有细菌,也很少.所以,一般的应该没有问题;现在我们也注意洗了好几次,先不要担心,观察看看吧;一直没有不舒服,就没有问题的

意见建议:灰指甲是真菌感染,会传染.将病指甲浸入温水5分钟,把指甲泡软,用剪刀剪去或刮去可以除去的病指甲, 将病指甲插入10%冰醋酸浸液15分钟。每日3次,一周即可见效。也可以用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病点涂指甲上。浸入10%冰醋酸溶液,或10%碘酒或30%冰醋酸溶液点涂病甲感到有点疼痛,应坚持下去。如果脚趾甲患有灰指甲,用此法同样有效。

补充询问:
2017-04-01 01:20:43
皮肤疾病病友群 49人正在热聊,等你加入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