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搜索

大成皮肤网 > 问答首页 > 过敏

皮肤干燥脱皮怎么办

会员:dcpfb99176 性别:女 年龄:40 

来自于: 上海市浦东新区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皮肤干燥脱皮怎么办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解答清楚原因
提问时间:2017-05-18 10:52:48
最佳答案
 
   一、 药皂洗脚:  药皂洗脚后,换上新鞋、新袜子,连洗三天,从此不穿旧鞋、旧袜子。或者用药皂将旧鞋、旧袜子刷洗干净再穿。可永久祛除脚臭。  二、 皮鞋鞋垫下铺花茶:  皮鞋不能用药皂刷洗,可在皮鞋的鞋垫下铺一点花茶。3—5天换一次,约半月时间,即可永久祛除脚臭。  三、煮黄豆水可治脚气用150克黄豆打碎煮水,用小火约煮20分钟,水约1公斤多,待水温能洗脚时用来泡脚,可多泡会儿。治脚气病效果极佳,脚不脱皮,而且皮肤滋润。我已连用两个夏天,很见效。一般连洗三四天即可见效。  四、盐姜水洗脚除脚臭 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加热数分钟,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   五、萝卜熬水可除脚臭 有脚臭病的人,可用白萝卜半个,切成薄片,放在锅内,然后加适量水,用旺忙熬3分钟再用文火熬5分钟,随后倒入盆中,待降温适度后反复洗脚,连洗数次即可除去脚臭。
 
  
2017-07-13 06:21:01
答案不满意,查看更多>>
其他答案
 
   

  脚臭很多都是因为脚气引起的。

  脚气有时候味道是比较大的,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好意思;

  去脚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注意脚底的清洁工作,穿通风透气的袜子或是鞋子,减少穿运动鞋。

  ②不要吃那些容易引发出汗的,像是辣椒、葱、蒜等气味比较重的食物。

  ③用过的洗脚盆还有擦脚毛巾都要消毒,袜子也要日光晒或开水烫洗。

  最好就是可以搭配上足宜舒舒竹宁,这是专门祛除脚气的,很不错的。
  
2017-07-13 06:11:43
其他答案
  1:浸泡盐水溶液:以每47毫升的温水加2茶匙盐的比例泡制盐水溶液,将脚浸入此混合液中,一次浸泡5-10分钟,反复地做到情况好转为止.盐水溶液有助于提供一种不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并减少流汗过量。

  2:擦干脚趾:保持足部干燥。洗澡洗脚后,小心地阄每一个趾间擦干,而且要确定毛巾仅用一次,并没有其他人使用过。

  3:注意脚趾甲:脚趾甲是霉菌最喜爱的繁殖地,因此至少每2-3天清理一次指甲垢。刮指垢时,记得牙签或火柴棒等木制品,勿用磨指甲的金属片。

  4:注意脚部卫生:将生蒜切成小片,放入鞋内一起穿几天。这些蒜头将被皮肤吸收。穿棉制的吸汗袜。让鞋子透气,并且每日更换袜子。

  6:在脚趾间撒些粉:沐浴后,先让足部风干5~10分钟,再穿上鞋袜。若要加速风干,可撑开脚趾间,用吹风机吹干。然后撒一些爽身粉。如果怕撒得四处都是粉,可将粉先撒入一个塑胶袋,再将脚伸入袋内均匀地沾满粉。

  7.上述方法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话,建议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去臭产品,像美国的琋扶效果不错的。只是价格会比较贵,在国内也没有普及,经济条件好的可以试试,可以去官网购买

  还有几个补充营养素的方法

  1:维生素B群:可促进细胞再生,防止脚气再生。

  2:维生素C:对免疫功能颇重要,改善血液循环及伤口复原,并能帮助维生素B的吸收。

  3:锌:能够抑制真菌及激发免疫系统.
2017-07-13 05:55:54
其他答案
  病情分析:

  秋冬季节温差变化大时,人体抵抗力较弱,易引发皮肤瘙痒症,以四肢,腰背最明显.

  指导意见:

  针对皮肤瘙痒症,在补水补充维生素的基础上给以下建议:

  A:切忌过度抓,因为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许多患者为图一时痛快,用力搔抓皮肤痒处,直到抓破皮肤出血为止,结果是越抓越痒,形成恶性循环.如果经常搔抓皮肤还可能发展成湿疹样变.所以大家千万别随意购买激素类止痒药物,如肤轻松,皮康霜等涂擦.

  B:沐浴:很多人对洗澡存在误区害怕洗不干净,用香皂在热水里反复搓洗,使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引起皮肤越来越干燥.其实冬天洗澡一周最多用两次香皂和沐浴露,平时用清水冲洗即可.沐浴后最好涂抹具保湿作用的润肤霜,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忌口:对于鱼,虾,酒,辣椒等食物尽量不要食用,平时尽量少接触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

  D:治疗:一般确诊后,不严重就外擦润肤品,注意补水补充维生素防燥,较严重的口服抗过敏(开瑞坦 氯雷他啶)和镇静(多虑平)就很好了

  以上是对“一到冬天浑身皮肤痒,干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7-05-24 06:54:04
皮肤疾病病友群 49人正在热聊,等你加入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