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皮肤病网专家友情提醒:口腔红斑此病很经常,发病年龄以41~50岁发病较高,发病部位以舌缘部病较高,龈、龈颊沟、口底及舌腹、腭部次之。
1、间杂型红斑 红斑的基底上有散在的白色斑点,临床上见到红白相间,类似扁平苔藓。
2、颗粒型红斑 在天鹅绒样区域内或外周可见散在的点状或斑块状白色角化区(此型也即颗粒型白斑),稍高于粘膜表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似桑葚状或似颗粒肉芽状表面,微小结节为红色或白色。这一型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
3、均质性红斑 病变较软,鲜红色,表面光滑,无颗粒。表层无角化,红色光亮,状似“无皮”。损害平伏或微隆起,边缘清楚,范围常为黄豆或蚕豆大。红斑区内也可包含外观正常的粘膜。
关注"大成皮肤网"微信号(dcpfbcom),复制微信添加好友,专家医生在线解答,一分钟内回复率高达90%!
[上一篇:红斑临床上是怎么确诊的? ]
[下一篇:多形红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