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秋季,许多人认为终于可以摆脱烦人的蚊虫了,其实殊不知初秋蚊虫叮咬比夏季还要严重。严重者还会发生皮炎,因此我们不可忽视。
虫咬性皮炎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主要与节肢动物的叮咬有关,常见的如螨,以春、夏、秋季多见。由于昆虫种类的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引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一般为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疱,黄豆大小,好发于暴露部位和腰周。
常见的是蚊、蚤、虱、臭虫等节肢动物。部分患者可能与食物过敏以及消化障碍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好发,春秋季节多见。
症状表现:
1.自觉瘙痒,多数较剧烈,一般无全身症状。
2.皮损以四肢、臀部、腰背部多见,常成批出现,多散在或群集出现,一般不融合。
3.皮损为黄豆至花生大小,呈梭形的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有丘疹,水泡或大泡。皮疹经7-10天后消退,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青岛皮肤病研究院的专家提醒,做好蚊虫叮咬防范措施。注意个人场所卫生,外出去杂草丛林不要暴漏过多皮肤。有皮炎症状及时来医院治疗。
关注"大成皮肤网"微信号(dcpfbcom),复制微信添加好友,专家医生在线解答,一分钟内回复率高达90%!
[上一篇:谨慎小儿季节性过敏性皮炎 ]
[下一篇:是什么引发接触性皮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