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需要遵守一定的治疗原则。在选择中医治疗时,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原则是什么呢?这需要患者重点的了解。在治疗的过程中,了解了治疗原则,患者可以更好的治疗皮肤病。那么,究竟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哪些原则呢?我们现在就来具体的了解吧。
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原则是什么?具体介绍如下:
(一)养血滋阴润肤燥
慢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常表现为肌肤干燥、肥厚、粗糙、血痂等血虚风燥的症状,应用养血润燥法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皮病日久兼瘀治
中医自古就有“久病多瘀”之说,血瘀是顽固性皮肤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血瘀证候多见于病程较久的慢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皮损色黯、紫红、青紫、瘀斑,或出现肌肤甲错、色素沉着、肥厚、结节、肿块、瘢痕,舌紫或有瘀点等。临床上,血瘀证单独发生者较少,往往与其发生瘀血的原因及后果并存,所以,治疗皮肤病的瘀血证要进行整体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状况,与其它治法联合应用。
临床常用的治瘀之法有:清热行瘀、活血化瘀、散寒宣瘀、补肾祛瘀、促脾化瘀、通闭下瘀、行气活血、益气活血、养血活血、活血润燥、温经活血、疏肝活血等。另外,“怪病多痰”,逐瘀与化痰法常结合使用,如皮肤淀粉样变、囊肿型痤疮等皮肤病,从逐瘀化痰入手论治,常有效验。
(三)祛邪宜给邪出路
皮肤病日久,邪气壅郁,当给邪气以出路。
邪气久郁肌肤,予荆芥、防风、桑叶、蝉蜕等宣泄表邪。临床上,一些医师强调“风药”常加重皮肤病的病情。其实,有是证用是药,只要辨证正确,大胆应用无妨。
痤疮、神经性皮炎等伴大便秘结者,当伍大黄、芦荟、番泻叶等通利胃肠,使邪从下泻,往往可收到满意疗效。
糜烂、渗出性皮肤病,常从“湿”论治,经疏通水气,放邪外出,病情随之而减轻。治湿之法,常须参合患者病情,酌情应用,或清热利湿、或健脾化湿,或滋阴除湿,或祛风胜湿。
以上是对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原则的简单介绍,希望皮肤病患者能有所了解。同时,遵守皮肤病的治疗原则,积极的治疗皮肤病,这样患者的治疗效果就会非常的明显了。
关注"大成皮肤网"微信号(dcpfbcom),复制微信添加好友,专家医生在线解答,一分钟内回复率高达90%!
[上一篇:"三联生物渗透疗法"四大特点奠定湿疹治疗基础 ]
[下一篇:治皮肤病,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