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居民医疗负担较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是,家庭成员罹患大病,高额的医疗费用往往导致一个普通家庭陷入困境,对于困难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曲阜市为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大病救助难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大病全救助机制,探索开展“医康养”救助服务模式,为大病困难群众开展精心服务,最大程度解决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和精神压力。
扩面提标惠民生全省率先实现大病全报销
2013年1月,曲阜市委、市政府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和政策优惠相结合,大病医疗全报销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原则,出台了大病全救助文件,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了困难家庭“大病全救助”制度。将常见多发、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白血病、尿毒症等20类重大疾病纳入全救助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在扣除各类报销、减免、补助等住院医疗费用后,个人实际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全部“兜底”救助。“是大病全救助政策救了俺儿子,住院看病不花钱,再也不愁没钱看病了。”家住曲阜市姚村镇的农村低保对象、63岁的张阿姨领到大病全救助资金时激动地说。张阿姨一家5口人,31岁的儿子5年前被确诊患尿毒症,每周需透析3次,年医疗费用10多万元,高额的医疗支出让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病全救助制度施行后,曲阜市民政局将张阿姨儿子透析自负的医疗费给予了全部救助,实现了患者就医“零支出”,减轻了家庭大病医疗经济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家庭“等钱救命”的问题。据统计,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张阿姨家领取大病全救助21万余元,按照现行医疗救助政策,最多只能领取3万余元,远远不能满足高昂的医疗支出。张阿姨每次来民政局阳光救助大厅,说的最多的就是“大病全救助给我一个完整的家,如果没有这个好政策,我们这个家简直不可想象。”
自2013年大病全救助制度建立以来,曲阜市共发放大病全救助资金2677万元、救助1673人次、人均救助1.6万元,基本实现了困难家庭患者大病就医“零支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家庭“等钱救命”的问题。
强化资金筹集管理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益
为确保医疗救助制度的落实,曲阜市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设立专项基金、财政预算保障、社会募集等渠道,确保救助资金及时到位。市财政设立5000万元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上一年度结余的资金将全部转至下一年度使用,并建立定期对账等监督和检查制度,确保基金均衡合理使用。将医疗救助资金按城乡居民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5元的标准安排财政预算,当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不得低于上年度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标准。
2013年,时任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撰写倡议书,动员全市企业界爱心人士慷慨捐赠大病救助金,关爱大病困难家庭,募集资金1600万元,全部转入市财政救助基金专户统筹使用。天安矿业集团设立“白血病救助基金”,每年注入资金200万元,按照每人每年3至5万元的标准,对本市白血病患者进行救助,目前已累计救助105人次,发放救助金396万元。曲阜市红十字会注资1000万元设立了“慈善爱心助力基金”,对住院肿瘤患者在医疗报销补偿后按照自负资金的20至35%给予救助减免。截至目前,已累计救助1890人次,减免医疗费用450万元。
看病养老两不难创新推行居家“医康养”模式
大病全救助从根本上减轻了大病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对患者家属而言,既要照顾患者,又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往往疲于奔命,心力交瘁,甚至失去生活信心。针对这一困境,曲阜市对大病全救助进行了深化,将大病救助与低保救助、居家养护、社区服务等有效衔接,建立以大病救助为重点、其他救助帮扶为补充的全方位救助机制。曲阜市民政局联合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中心整合资源和服务,创新推出“居家医康养”服务模式。成立专门的居家养护科,甄选出了优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作为合作单位,为有需要的大病患者提供对接服务。以“居家”为依托,针对行动不便、长期重病卧床、空巢、孤寡、残障、低保困难老人等弱势群体,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由医院医护人员和养老机构人员上门服务,让病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实现了基本医疗、护理和养老的“三结合”。
鲁城街道居民69岁的郭女士,其女婿于2008年因意外导致重度病残,长年卧床,依靠女儿在企业上班养家,外孙读高中,伺候女婿的担子全部压在郭某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郭某对生活感到绝望,产生轻生念头。针对郭女士的困境,帮扶人员对其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协助郭女士为其女婿办理大病救助,并做了认真细致的心理疏导帮扶工作,让郭某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截至目前,曲阜市已为673名患大病患者开展了“居家医康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