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资讯网 > 新闻> 热点关注>正文

枣庄市皮防院刘忠新医生33年坚守麻风病防治第一线

发布时间:2016-11-11 14:23 浏览次数:277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做一件事容易,但要一辈子做一件事就很难。而刘忠新就是其中的一位,身为“60后”的他,放弃晋升的机会,坚守在麻风病防治岗位上33年。

枣庄市皮防院刘忠新医生33年坚守麻风病防治第一线
麻风病人 图片来自网络

  骑着自行车5区跑

  见到刘忠新,是在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麻风村里,他正在跟麻风病人唠家常。

  刘忠新是1980年10月被分配到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这一干就是33年。

  谈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刘忠新感触颇深,“当时市皮防院要派皮防专职医生到各区配合开展麻风病大普查工作,当我第一次看到社会上有很多麻风病人受到家人和社会歧视,有的病人住在村庄外、河边、山上,生活非常艰难,有些病人因发现较晚造成严重畸残并伴有麻风溃疡的情景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然而,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干麻风,光有决心不行,还要有橡皮肚子飞毛腿,只有这样才能干好。”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刘忠新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九十年代之前,麻风病防治工作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每天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水壶、干粮、蚊帐、铺盖,翻山越岭,一年四季的走村串户,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调查随访麻风病人。”刘忠新说。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骑着自行车经过一条盘山路去随访病人,由于下山自行车刹车失灵,我连人带车摔向路边,幸亏被路边灌木挂住才没掉到山沟里,爬起来后发现,身上多处都被灌木扎伤,到处都是血口子,由于天气炎热,过了几天很多地方都已经感染,疼痛难忍。那时我就想,既然干这行,就不能轻易放弃,在吃点消炎药包扎一下后,继续投入工作。”对于当年发生的一幕,刘忠新仍然记忆犹新。

  在33年里,为了解和掌握麻风病的防治情况,刘忠新先后骑自行车对薛城区、山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市中区辖区内的现症病人和治愈存活病人全部进行了走访查体,取得了病人基本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活就是个良心活”

  常听麻风病人说,刘忠新就是我们的亲人,可为啥大家都这样叫呢?

  每天刘忠新都要为麻风病病人诊疗、清创换药。看到病人身上那溃烂的手脚,身为记者的我根本不敢直视,可刘忠新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清创换药。

  “不觉得恶心吗?”

  “习惯了,当你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人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想什么了。”刘忠新说。

  不仅在治疗上,在生活上刘忠新也想尽办法给予病人们照顾。在麻风村的院子里种菜养鸡,一个星期保证让患者3天都能吃上肉。

  他还积极联系国内外的义工志愿者,来慰问麻风病人,为住院麻风病人赠送床、橱子、残疾人用具、取暖煤等。

  除此之外,他和院领导主动与市残联联系,为麻风病人争取了轮椅、拐杖、防护鞋、防护眼镜、自助餐具等280件,并及时发放五区一市病人手中。

  有人认为刘忠新是傻子,自己捞不到半点好处,却还那么努力的工作,甚至做自己分外之事。刘忠新听到后却连连摇头,“这个活就是个良心活,麻风病人最需要的就是大家的关爱,有时候你给病人掏掏耳朵、聊聊天或者一个微笑,他们就很满足。”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别看他在麻风病人面前能说会道。可在同事眼里他却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他总是干的多,说的少,打从学校一毕业,就留在了这里,本来他可以去大医院,但他没有离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人问他,你在这里不图名、不图利,到底为啥?他就说了五个字——为麻风病人。”医院的殷院长说。

  对于未来,刘忠新只是腼腆一笑:“未来就是好好的干下去,为麻风病人服好务。”临走时,刘忠新一再对我们说,“现在很多人对麻风病人有偏见、有歧视,下一步希望能够借助你们多多宣传,能让更多的人对麻风病有个正确的认识,消除社会对麻风病人的错误看法,更多的关爱他们,毕竟在这里很多老人,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更孤独,更渴望融入社会。”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资讯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