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资讯网 > 新闻> 名医访谈>正文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发布时间:2016-09-03 17:34 浏览次数:288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局部或全身大小不等的风团,表面突起,剧烈瘙痒,搔抓后风团增多、加大。风团起落迅速,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一般把发病急、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中医学称为“瘾疹”,其发病多与素体禀赋不耐,加之风、湿、热诸邪侵犯皮肤有关。或外感风寒、风热;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或肺卫肌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或体弱血虚,风从内生,均可导致本病发生。一般急性荨麻疹多为实证,慢性荨麻疹多为虚证。

  皮肤科中医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荨麻疹六证的六法六方,现总结如下: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

  证候:全身或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样皮疹,稍高于皮面,呈红色或粉红色,剧痒,兼见头痛、发热、心烦口渴、大便干、溲赤等症,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止痒。

  方药:自拟荆芩汤加减。

  荆芥15g,炒黄芩15g,生地黄30g,牡丹皮15g,赤芍30g,紫草30g,九里光30g,昆明山海棠30g,刺蒺藜30g,制何首乌30g,生黄芪30g。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2.风寒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证候:全身泛发粉白色、粉红色风团样皮疹,作痒,遇风、遇冷加剧,或兼有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不渴等症,苔白,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

  治法:辛温透表,疏风止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5g,防风30g,茯苓30g,川芎15g,羌活15g,独活15g,生柴胡15g,前胡15g,炒枳壳15g,桔梗15g,九里光30g,昆明山海棠30g,刺蒺藜30g,制何首乌30g,生黄芪30g,乌梢蛇30g。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3.卫表不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证候:裸出部位易发皮疹,疹色淡微红或见苍白,吹风着冷、两手洗冷水亦起,舌质淡,苔白,脉浮弱。

  治法:益气固表,御卫止痒。

  方药:玉屏风散加减。

  生黄芪45g,白术15g,防风30g,桂枝15g,杭芍15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刺蒺藜30g,制何首乌30g,蜈蚣2条。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4.血虚生风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证候:皮疹反复发作,多见午后或入夜加重,而午前或后半夜则轻。兼见头晕、头重、腰酸、体倦、失眠、多梦等症,舌质淡或红润而净,无苔,脉沉细而缓。

  治法:益气养血,息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荆芥15g,防风30g,当归15g,杭芍30g,川芎15g,生地黄30g,刺蒺藜30g,制何首乌30g,生黄芪45g,蜈蚣2条。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5.气虚血瘀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证候:皮疹反复发作,常见于腰围束带或手腕表带等处,受压处易起,舌质紫暗或现瘀斑,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痒。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60g,当归15g,桃仁(冲)15g,红花10g,赤芍30g,川芎15g,刺蒺藜30g,制何首乌30g,水蛭10g,九里光30g,昆明山海棠30g。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6.脾失健运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

  证候:身发风团,胃痛腹胀,大便溏泻,甚至恶心呕吐,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燥湿,祛风止痒。

  方药:平胃散加减。

  陈皮10g,苍术15g,厚朴15g,茯苓30g,猪苓30g,竹茹6g,刺蒺藜60g,制何首乌30g,生黄芪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九香虫10g。

皮肤专家·六法六方论治荨麻疹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资讯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