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资讯网 > 新闻> 医疗新闻>正文

公立医院改革 取消事业编制"铁饭碗"

发布时间:2021-10-25 08:51 浏览次数:2080

          “干得好留下,干不好离开”

  在体制内的公立医院工作27年后,陈志坚已成长为一名科室主任。两年前,他放弃原单位的职务和编制,辞职离开,来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职,目前是该院肿瘤科顾问医生

  开业于2012年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深圳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不同于内地其他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所有员工没有“编制”,全部实行聘用制,员工由医院自主招聘和决定录用。获得录用的员工与医院签订用工合同。考核合格的员工在合同期满后医院予以续聘,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医院可以解除合约或者不予续聘。

  这意味着,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员工也不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而是“干得好留下,干不好离开。”而这,正是深圳市推行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想要实现的目标。

  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秘书处(医改办)处长李创近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尚未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公立医院,有‘编制’的员工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不仅薪酬待遇比没有‘编制’的员工要好,即使工作积极性不高,院长也拿他没办法。”这种“编制化”的管理模式,客观上导致了传统公立医院部分员工存在“庸、懒、散”现象。

  新建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

  为什么要放弃编制的“铁饭碗”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来?陈志坚昨日坦言,在“老东家”,医生的临床工作会与医生的利益直接挂钩,比如看的病人数量多,医生收入就更高。这使得医生很难“心无旁骛”地为病人服务,从某种程度上会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质量。

  “在港大深圳医院,医生的直接利益与医疗活动无关,我可以专心为病人服务。”这是陈志坚所看重的,虽然现在的工作比以前压力更大,但他觉得值,因为他可以做一名更纯粹的医生,集中精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从建院起,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经董事会授权,负责确定医院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和员工聘用。医院在招聘人员时实行岗位管理,在核定员额的范围内,根据业务运营需要自主设置、增加或删减岗位。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所有岗位人员均依法签订书面聘用合同,合同期为3年。

  去年5月,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促进不同级别医院按照专业化管理要求依法治理”,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推广到所有深圳市的新建医院。

  李创指出,深圳在新建市属医院全面取消编制,按照岗位管理模式采取全员聘用。政府对医院实行“以事定费、以费养事”,按照医院完成的工作任务情况核拨补助经费,并实行收入、支出全面预算管理。医院实行“以事定岗、以岗定薪”,根据工作任务自主确定工作岗位数量、结构和每个岗位的薪酬标准,合理拉开医疗、医技、护理、行政、工勤人员的工资待遇差距,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岗位和薪酬标准体系,全面提升了人力资源绩效,减少冗员和庸医。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资讯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