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对象: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散居孤儿中,因患某罕见病种或慢性病种在治疗期间,使用长期效果明显,且不可替代的药品、器材、特殊食品等相对固定且个人负担过大的医疗支出费用,纳入医疗刚性支出兜底救助范围。
救助项目:将一代耐药以后的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粒细胞白血病、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友病(儿童)、胃腺癌、乳腺癌晚期、结直肠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肾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H4缺乏症(特殊类型苯丙酮尿症)、庞贝氏病、持久性高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苯丙酮尿症等25个病种涉及的三代靶向药(HM61713)、盐酸埃克替尼、克唑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达沙替尼、培门冬酶、重组人凝血因子IX、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甲磺酸阿帕替尼、氟维司群、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阿比特龙、索拉菲尼、硼替佐米、盐酸沙丙蝶呤片、注射用阿糖苷酶α、法舒地尔、尼膜同等19种特效药,心脏起搏器、ICD(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主动脉覆膜支架(含主体支架及延长支架)、胸主动脉支架(含主体及延长支架)、动脉支架、旋切导管、球囊、滤器、溶栓导管、髂静脉支架、人工硬脑膜、弹簧圈、微导管、单侧全髋假体、内固定钢板等15种特殊器材及低蛋白食品,无苯丙氨酸奶粉/或蛋白粉1种特殊食品需支出的医疗费用,纳入医疗刚性支出救助范围。
救助标准:救助对象在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门诊大病治疗,符合纳入困难居民医疗刚性支出救助范围的病种、特效药、特殊器材、特殊食品,年度内,经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全民补充医疗保险)和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之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不超过设定的各项目最高救助金额前提下,实施100%救助。超出限额但符合规定属于正常支出的,经专家评审同意后,年度最高救助金额可上浮20%。
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二级调研员王家俊告诉信网,对不同病种、药物所设置的最高救助金额待后续实施细则出台时将一并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产生的费用可在下半年统一到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确定的商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救助。目前初步测算,该项政策约覆盖全市500余人,其中救助额度在1000元至6000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