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资讯网 > 新闻> 医疗新闻>正文

请听一位赴美治病者的亲身经历

发布时间:2016-08-22 14:25 浏览次数:137

   据专业人士介绍,病理诊断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前来咨询出国就医的患者最关系的问题之一。下面,我们通过我国最大的赴美就医服务机构盛诺一家接待过的一个患者就诊的亲身经历来了解,病理诊断在患者就诊中是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

  这是一个把胰腺癌误诊为胰腺炎的真实案例。众所周知,胰腺癌死亡率极高。然而,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会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胰腺疾病——胰腺炎,尽管会有很严重的症状,但是只要积极治疗,是非常容易治愈的。如果把两者混淆会怎样呢?

  下面我们为您介绍一个将胰腺癌误诊为胰腺炎的病例

  L先生是一位48岁中国汉族男性

  国内诊治情况:2015-02出现腹部胀痛不适。2015-03腹部CT示胰腺残端占位,考虑恶性,继发肝脏多发转移、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见图2)。PET/CT提示肠系膜根部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肝内散在低密度结节,考虑转移。肝脏穿刺活检病理示肝脏少量腺癌浸润伴坏死。

  既往史:2010-05因上腹部疼痛、发热、黄疸,就诊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重度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提示:(胰十二指肠)重度慢性胰腺炎。术后恢复良好,未予进一步复查。

  因国内医院考虑诊断为胰腺癌肝转移,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没有在国内接受治疗,选择直接出国就医。

  国外诊治情况:到美国哈佛大学某附属医院之后,医生经过约10天的检查评估诊断,得到的结论是:2010年的手术病理评估否定了胰腺炎的诊断,病理结果是胰腺浸润性腺癌,高分化。淋巴结腺癌阳性(1/1),可见神经周侵犯,未见明确淋巴血管侵犯。当时病理分期应至少为pT3N1。

  结合肝脏活检的病理,证实诊断为胰腺癌肝转移。之后医院制定了化疗方案FOLFIRINOX化疗6-8周期,之后根据病变吸收的情况进一步调整方案。化疗2周期后胰空肠吻合口下方见由原来的5.9cm肿物缩小至4.5cm,肝脏多发转移早有所缩小,最大的病灶直径由原来的4.3cm缩小至2.9cm,病情改善明显。之后患者回国继续化疗。

  总结:患者2010年在国内诊断为慢性重度胰腺炎,手术后未经过让任何的肿瘤相关治疗和随访,5年之后出现残余胰腺的肿瘤复发和肝转移癌。而国外病理评估2011年的诊断居然是高分化胰腺癌,并非是国内病理诊断良性的胰腺炎。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Doctor’sdoctor”,如果之前国内的病例正确,如果五年前诊断为胰腺癌,而并非一字之差的胰腺“炎”,同时手术后予以适合的化疗方案,那么患者高分化的胰腺癌是很可能得到治愈(2010年发病,2015年的五年后才复发转移),患者现在就不会经历数个周期化疗的痛苦和经济上巨大的压力,而现在即使是非常有效的治疗,预后仍然是不容乐观的。

  正因为病理科医生的专业、病理取材的严谨以及肿瘤多学科团队合作等等多方原因,导致国外的病理诊断水平较高,而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肿瘤诊断最最重要的环节,正确的诊断才能带来正确的治疗,而错误的诊断则可能贻误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资讯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