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资讯网 > 新闻> 医疗新闻>正文

每天喝杯鹿茸酒居然得了疱疹!医生提醒进补别补过头

发布时间:2016-11-14 10:24 浏览次数:381

  常吃牛、羊肉及党参、当归等药膳补品得了肛周脓肿,每天喝一杯鹿茸药酒加重了疱疹……近日,随着气温一再走低,不少市民的每日生活中多了一项“冬季进补”内容,但时常出现“补错”和“补过”的情况。

每天喝杯鹿茸酒居然得了疱疹!医生提醒进补别补过头

  对此,中医专家表示,任何食物和补品都分寒热温凉,要视进补人体质是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虚对症进补。

  病例1、常吃补品得了肛周脓肿

  这几日,家住市区42岁的王先生(化名)总是愁容满面,一直身体很好的他,突然感到肛门部位疼痛难忍,整天坐立不安,更别提走路了。到了排便时,王先生更是苦不堪言。拖了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出现了发热、寒战、乏力、纳差等症状。

  在家人的劝慰下,王先生来到医院就诊。“是严重的肛周脓肿。”医院专家表示,肛周脓肿就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疾患,常因脓肿破溃而形成肛瘘。肛周脓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

  原本生活有序的王先生怎么会患上这种难言之疾?专家说,中医认为外感风热燥火湿邪,或饮食醇酒厚味,坐卧湿地,醉饱房劳,生冷停寒等都可致湿热内生,流注肛门而结成肿块。

  通过询问病史,专家找到了王先生的致病原因。“其实就是补得太过,隔三岔五地和亲友去吃火锅,一吃火锅就吃牛、羊肉。”除此,在家里,妻子还会用党参、当归、黄芪等药膳补品炖鸡汤、排骨给王先生吃。

  王先生不得已做了肛周脓肿手术,虽是在磁共振引导下精准微创手术,但身心俱疲。

  病例2、每天喝鹿茸酒疱疹严重

  不仅王先生,51岁的李先生(化名)也因冬补差点出了大事。李先生常年在东北做生意,有当地的朋友送他一些人参、鹿茸等补品。不久前,李先生满头都出了疱疹,一开始他还没在意,以为是过敏,后来越发严重,疼得不行。

  “满头的带状疱疹,病情很重。”医生告诉记者,“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在对李先生望闻问切后,医生确定了其体质是阴虚火旺,用扬州话说就是“火底子”。“他的舌苔很黄很厚,眼睛通红,肝阳上亢,也就是说上火很厉害。”

  再询问李先生平时的饮食习惯,他说平时吃东西并不十分考究,就是每天一杯鹿茸酒。这杯鹿茸酒让医生吓了一跳,她说:“赶紧停下来,病人肝胆湿热已经很重,鹿茸酒又是壮阳酒,喝下去,无疑是火上浇油。”因此,李先生身上的带状疱疹,并没有因长期“壮阳”有所好转,反而益发严重。

  李先生在医生指导下,停了鹿茸酒,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慢慢恢复健康。

  医生提醒:根据个人体质选择进补

  上述两位先生都是想通过冬补来强健身体,却误伤了身体,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对此,医生表示,中医推荐春夏补阳,秋冬补阴,秋天的时候人体多燥热,容易伤肺,引发肺阴不足,这个时候,应该食用一些滋阴的补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以为冬天要吃温热的大补食物,牛羊肉、人参、黄芪等。“每年医院里都会有因为进补不当而生病的人,最多的就是口腔溃疡、上火、肚子胀、便秘、失眠等症状。”医生表示。

  医生认为,不该补的人不要补。对于体质比较好、能正常进食的青壮年、小孩来说,都不提倡补。真正要补的应该是年老体弱者以及亚健康的人群。“如果自觉体质虚弱,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来选择进补的药物和方式。”

  除此,医生提醒市民,冬日里均衡饮食、合理作息、情绪稳定,做到这些比进补更重要。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资讯网(201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