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皮肤病研究院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包括内治法、外治法、针灸、穴位注射等等, 都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为带状疱疹的恢复, 控制急性及慢性疼痛,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今后在继续临床观察的同时应认真总结经验, 加强实验研究, 争取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它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 呈带状排列, 且患处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本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针灸为主的多种疗法。
1、体针 针灸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而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 特别对神经疼痛有明显的疗效。夏兆新[1]在带状疱疹头足各刺一针, 并在疱疹分布区域外侧寻找疼痛敏感点, 进行针刺, 得气后行捻转泻法, 头尾两针接电针治疗仪,留针40 min, 每日针1 次, 10 次为1 个疗程, 结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肌注聚肌胞) 。
2、耳针 常用穴为肝区、神门及皮疹分布属区, 刺针捻转1 min, 留针30 min, 每日1 次; 或用王不留行子压贴穴位, 隔日1 次, 双耳交替。
3、穴位注射 徐慧珍[6]用苦参素注射液注射于相应经络的穴位, 如肝、脾、肾、肺俞及太冲穴, 总有效率达95 %。王岩红等[7]用板蓝根注射液4~6 ml, 维生素B12500μg, 用针管从皮损周围向中央皮下注射, 每日1 次,治疗20 例, 总有效率为100 %。
关注"大成皮肤网"微信号(dcpfbcom),复制微信添加好友,专家医生在线解答,一分钟内回复率高达90%!
[上一篇: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带状疱疹? ]
[下一篇:带状疱疹病发后有哪些异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