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皮肤网 > 病毒性皮肤病 > 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来源:大成皮肤网 时间:2014-03-25 13:09:40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具有传染性,一般婴幼儿是该病的高发人群,发病后主要症状是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一般潜伏期不到一周,发病初期跟感冒很类似,患者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青岛皮肤病研究院专家提醒家长朋友,手足口病会传染,初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此时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预防措施。那么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点击这里了解: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点击这里了解,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是什么

  传播方式: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点击这里,专家可以针对您的病情进行分析,看您适合怎样的治疗。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专家建议:手足口病如无合并症,只要及时治疗,多在一周便可痊愈。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手足疱疹部位避免摩擦、挤压,要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不良洗涤液的刺激。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患儿应及时就诊、复查。在线专家免费咨询》》

      关注"大成皮肤网"微信号(dcpfbcom),复制微信添加好友,专家医生在线解答,一分钟内回复率高达90%!

文章不满意,查看更多>>

[上一篇:孩子有手足口病怎么护理 ]

[下一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

相关阅读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