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皮肤网列表
大成皮肤网 > 新闻> 医患关系>正文

避免医患纠纷的良方是医患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发布时间:2016-10-27 13:02 浏览次数:490

  关于医患关系的事件频频出现,而这次,终于不再是因为委屈,而是感动。

  10月21日,陕西省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一名七十多岁的患者经过13名医护人员6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人在醒来后的第一时间,用颤颤巍巍的手写出了“护士没吃饭”五个字。

  “特别感动,当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事者护士田梦园坦言,老人写的字很简单,感情却特别重。她认为,病人苏醒后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护士,虽然只写了5个字,里面却包含着大爱。

  就是这样一行字和一位护士湿润的眼眶,吸引了至少200家网站转发。为什么此事会成为热点?毫无疑问,其中关键问题就在于此事再次戳到时下一些医患双方信任缺失的痛点,为再次审视医患关系、如何避免医患纠纷,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契机。

  “这样一件暖心事引起关注,只能说这样的事太少了,而我们也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在北京某三级医院工作的赵凯长叹一声说,“工作强度大我们可以忍受,但不想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后仍然要‘低三下四’‘诚惶诚恐’”。

  对于13名医护人员6个小时的抢救,受访医生表示“这很正常”。

  “媒体报道过有的医生连续做了30个小时的手术。说实话,很多医生都是这样的,不算什么。”在北京一家三级医院工作的苗刚曾经做过一个手术,从早上8点做到第二天早上8点。交班后,他又开始新一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的手术。

  苗刚在医疗行业从业15年,他的感受是,尽管医患纠纷仍时有出现,但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在增强,患者能更加理性看待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紧张的医患关系渐趋平和。

  在此前就医患关系进行采访时,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记者提到了一条并未太受关注的新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某患者在做手术前,留下一张字条,内容是“手术过程如发生异常情况,家人不得与院方和医生发生任何不理智的行为。是技术原因由医院方处理。是就诊者本身原因由患者自身负责。医生可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说,他们之所以对这条不太受关注的新闻记忆犹新,是因为感动。

  “小小字条,表达了一位患者对医学的理解和对医生的尊重,而这正是当今社会的稀缺之物。”苗刚说,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患者的“蛮横无理”。

  一位高龄患者病情危急,经过抢救保住了生命,再次病危时,苗刚准备抢救,而患者家属却坚决不愿抢救。苗刚问家属为什么要求放弃抢救,家属回答:“你们把我母亲抢救回来,住在医院,不就是想多赚几天的钱吗?”

  抢救结束后,医生把费用清单递到家属手上,所有自费的费用只有一千多元。

  “让我们痛心的是,只有拿出这样的‘证据’,患者家属才会相信,医生抢救病人是职业上最起码的要求,与赚钱无关。”苗刚说。

  “到底谁是强势?谁是弱势?哪一行都有风险,但就是医生这一行不允许有失误。每一次发生一些事故或者误诊的时候,很多医生出于职业道德都会有负罪感和不安,但依然有很多人坚守在这一岗位上承担很多。”国内知名妇科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年近80岁仍在一线问诊的纪克宁医生,面对媒体这样说道。

  追溯医患纠纷的源头,是医疗事故、医生收红包、过度医疗、开大处方等问题频繁被曝光。接受记者采访的医生都承认,医务界的确存在个别丧失职业道德的医生,但因为这些人的丑闻就判定所有医生“唯利是图”,这让医生觉得很委屈。

  “尽管医学充满不确定性,但患者应该相信,医生总是尽力把风险降到最低,以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伤害。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整个采访中,作为苗刚的同事,一直少言的谷滔说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则有些刹不住车,“与其互相猜疑,不如同舟共济。当患者把生命托付给医生时,医生的责任心强烈,不敢有丝毫懈怠,否则就会觉得对不起这份托付。患者越是信任医生,医生就越会努力回报患者。医患之间,信任是最好的‘防护衣’”。

  “我理想中的医生,是面对患者时,可以只考虑他的病情需要怎么处理,怎么与患者做好沟通,然后全力以赴地救治患者,而不是首先去想我怎样做才不会被骂、被打、被投诉甚至不会惹上官司。”苗刚说,这曾是他的梦想,如今看来,这个梦想已经在实现。

相关阅读
热门问答更多>>

导航 | 电脑端 | 客户端下载 | 反馈 | 地图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版权所有:大成皮肤网(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