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尽量让患者或家属陈述病史、宣泄或倾诉,才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者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性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千万不要因患者或家属的絮叨而忽略诊病的重要细节信息,造成误诊、漏诊。多听病人诉说,多用通俗语言介绍病情、疗效、用药和检查目的等。
要有爱心;因为患者求医的过程比较艰难,患者承受着病痛带来的精神折磨和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时候他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怀,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常说的“视病人如情人”其实很难做到,只要能把他们当做朋友,体恤患者的病痛,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就能让患者安心、放心的接受治疗,解决很多药物都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细心留意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要根据他们的个人特点,不同的人理解、分析和接受能力不一样。
要关心患者,尊重对方,做到礼貌、客气、称呼准确,必须使用“请”、“您”、“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用语。避免问对方觉得尴尬的问题或者对方觉得这是隐私的问题。
医患沟通是医疗安全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
沟通要做到:微笑的面容、关注的神情、平等的对话、从患者出发点的考虑。沟通是一门艺术,要用心沟通。